吉隆坡永春会馆官方网站

《永春话》班

家乡话是每个人自幼学习的一种说话腔调和发音习惯,人们常说乡音难改。为了生计四处奔波,身处他乡的游子能听到有人在说家乡话倍感亲切。有时候家的味道不仅仅是父母的饭菜,听到家乡话也是一种独特的“味道”。

我国是个多元种族文化的国家;其三大语言的掌握,造就了我国人民在外国人眼中的语言天才。华语因为是我们华族的母语,英语是普遍的国际言语,马来语即是我国的国语,为了掌握三大语文及基于各领域的推广普及,华族的方言传承空间变得越来越小,久而久之,甚至担心方言土语将渐渐的消失。方言不仅有承载着独特丰富的特色文化和感染力。其乡音也包含着彼此的乡情和文化的认同。

其实不只是在我国,甚至是中国随着在国际地位的提升,也面对着在时代发展过程中,因地域文化的局限性,方言受到挤压,不断萎缩,甚至被贴上了落后的标签。方言不只是语言,更是一种文化载体。如果不能好好地正视这种现象,就会导致精神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缺失,也失去了传统籍贯文化的自信。

华语可以移除语言障碍,除掉暴露自己籍贯的方言,可是方言是身份认同、籍贯认同、民族认同的一个标志,方言作为情感纽带,才是唤起人们深深的乡情和内心的思乡情结。

迄今为止,各籍贯华族的家乡话仍是从父母或祖父母那儿继承过来的方言。丢失方言将丢失一个籍贯的传统优秀文化,失去一个籍贯的历史本源。所以热爱家乡话,爱护和认同母语方言,完全是一种民族文化自觉。”

传承和发扬民族及籍贯文化是不容被忽视的。我们永春人不希望在若干年后,方言是彻底脱离了我们的生活,要让语言既不生涩,不割裂,又能生动地体现出各籍贯文化特色,所以在我们青年团认真的思考下开办了《永春话》班,呼吁更多的永春人,一同来学永春话,了解永春文化!